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

160917寫我家

慣例,我在中秋可以回娘家。
也是慣例,我每回都會PO一張我娘家的照片,小小說一下,因為是三級古蹟大夫第。

然後,也很有趣,慣例都會有很多人在臉書上按讚。還會有各種留言「哇好漂亮!」「改天去參觀!」「很有意思呢!」但今年有佛友留言說「應該要發心寫口述歷史!」這讓我思索了一會兒。

    建築是百年以上了,從我爺爺我爸爸到我,都在這裡出生,
因為獻出作為地方政府管理的三級古蹟,當然也歷經了許多修復、記錄等等的事件。現在的樣子其實和我小時候不太一樣,外觀尚存,但裡面有些格局、細節都不見了,例如魚鱗狀的磚牆,例如供鳥落腳的建築裝飾,例如木雕窗櫺,例如陶塑的水車堵等等的。只能嘆息雖有文化資產保護的法令,但修復的功法就差遠了。
   至於文史記錄,因為爺爺把族譜保存的很好,還沒成為三級古蹟之前,畫家席德進留下很多寫生畫作,然後建築師楊仁江也帶領東海建築的學生仔細拍照華圖搜集資料,完成了一本「社口林宅」的書,當時家族每戶好像都有拿到書,我們家也有好幾本,只是不知道大家心態怎樣轉的,目前我可看到的,就我家剩下的「孤本」了,十幾年前我還試圖到舊書市場找過,但無所獲。
    老爸老媽從臺北回到社口老家住,也十年以上了,期間總是有很多文史工作者帶團體來參觀,也有些工作室說要做記錄文獻,紀錄影片等等,聽爸媽說,有來採訪的,有來聊天的,也有借走資料說要整理的,當然也有去訪談其他親友的,計劃聽了好幾個,但我到現在也沒見到有個什麼「作品」出現。
    曾經身為傳播工作者的我,論起來,也只在中廣當主持人的企劃助理時,曾經在采風之旅的單元中,以我家做了一集,從採訪、收音,內容文稿、配樂等,我還算卯足勁地投入了,讓當時節目主持人陳玲,好好錄音表現了一番。
    然後?就這樣了。

    說實在的,我自己也做過多年的史蹟記錄與導覽,但台灣這幾年的文化資產保護下來,只要修過的,好像都沒有比較好,不同地方的建築,通通修成了一個樣,然後跟我家一樣,有些部分是怎樣也「回不來了」。
    
    所以,記憶還是很美的,把記憶留下來還是有些重要吧?
    就算不是口述歷史,但至少可以寫的我,寫下一些我的記憶總是可以的吧?如是想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